四川西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

Western Sichuan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Center

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第三方评价机构

451845825
028-68936699
451845825@qq.com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 资讯公告 就业创业
马玙:最有效的处方
作者:西部人力 发布时间: 2021-10-22 705 次浏览

“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是爱。”——马玙


马玙询问患者病情。


“你脾气急不急呀?”“平时抽烟吗?”诊室里,北京胸科医院返聘专家马玙教授和蔼可亲。从事结核病防治工作的第66年,年近90岁的马玙教授依然每周四上午出门诊。在气氛轻松的“拉家常”中,她已经将患者的病情详细记录下来,每一个字都工工整整。


“结核病医生最忌讳治病只盯着结核,只管病不管人。”马玙教授的问诊特别仔细,从发病经过、治疗过程,到患者工作环境、强度,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甚至患者的烦心事儿,她都要摸清楚。当得知一位病情较重的患者还在抽烟时,她轻轻拍着患者手背,语重心长地说:“可不能再抽烟了,你这肺上的病够多了,真的不能抽烟了。”


马玙常说,病人是弱势群体,应该对他们耐心细心一些。“医生最大的敌人是冷漠,最有效的处方是爱。”


1932年,马玙出生于江苏如皋,从小就立志做一名济世救人的医生。上大学时,在外语和医学两个心爱的专业中,马玙选择了学医。“我至今认为,当初的选择是非常正确的。”


1955年,马玙从江苏医学院(现南京医科大学)医疗系毕业,来到中央结核病研究所工作,这是北京胸科医院的前身。在结核病临床与科研教学岗位上,她一干就是一辈子。


结核病又称“痨病”,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每100人中就有1.75位结核病患者,防治任务艰巨。在那个年代,设备老旧、药品短缺是常有的事,条件艰苦,但为了治病救人,马玙从没想过放弃。那时候交通不便,下村做筛查,马玙和同事们背着X光机常常要跋山涉水才能到村里。


一次,她带队去平谷土谷子村做结核病筛查。村子在大山里,不通汽车,只能徒步前往。到了村里,村民吃惊地说:“这座山,好汉爬也得出三身汗。你们带着这么重的机器赶过来,太不容易了!”


结核病患者中很多人家境贫寒,马玙就想方设法让他们少花钱,尽可能减轻他们的经济负担。给老乡看病时,碰到家庭困难拿不出医药费的,她就自己垫上。“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尽己所能,为民解疾。”当时,马玙的工资是56元,她每个月都要拿出一部分钱给患者垫付医药费。


带着这份关爱患者的执念,马玙已从医66年。一位患者双上肺发现病灶,检查结果尚不能明确诊断,马玙就建议患者先随访。一听说随访,患者以为没什么事,也不过来看病了。两三个月过去,也不见这位患者前来复诊,情急之下,马玙发动医生、护士一起想办法,四处寻找这位患者。患者感动地说:“只听说过病人找大夫,大夫找病人还是头一回听说。”最终,这位患者被确诊为低度恶性肿瘤,手术后十年没有复发。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马玙一直坚持出诊。为了尽快作出准确诊断,她常常亲自到CT室查看电子影像,及时给患者打电话告知病情,让患者安心。她还常常把患者病历资料拿到办公室看,之后再去候诊大厅找等待的患者,有时一说就说上一个小时。


如今,年近九十高龄的马玙教授头发已经全白,微微驼背,耳朵也有些听不清了。北京胸科医院位于通州区,她周一到周五都住在医院,周末才和老伴儿一起回到市区的家里。“这样就省去了路上的时间。”每天晚上七八点钟,都是她固定的学习时间,查阅结核病诊治相关国内外文献,了解前沿信息。此外,她还经常给研究生讲课,参加学术会议。人们劝她多休息,可她总是说,要不断学习,才能更好地服务患者。


年近九旬的马玙教授见证了我国结核病防治事业的建立和发展,她的学生已经成为全国各大医院结核病专业领域的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2019年,我国每100人中只有0.058位结核病患者。(本报记者 王琪鹏)




来源:央视新闻网